找到相关内容682篇,用时17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释清净 编辑:本尊阿弥陀佛(2)

    西碧尔经过威尔伯医生长达11年的治疗,16种分裂的人格得以整合,新的西碧尔得以诞生。   每个正常人亦具多重人格迹象,用佛理诠释:我们心念具足十法界,一念愚痴,即畜生法界显现,其余九法界隐没;一念佛...宇宙的猜测。认为反宇宙是在遥远的彼方和宇宙相对,而虚世界却与实世界背部相连,表里相应,虚实共存。而黑洞(又称时空之洞),或是虚世界与实世界来往的通道。1998年6月2日,美国发射“发现&...

    清净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0450155.html
  • 昙鸾的净土思想─兼论北魏金石碑铭所见的净土

    实践,而达到“心心相续、无他想间杂”的纯粹的宗教境地(注28)。昙鸾的三种信心说,则采用反复诵念佛的方法,使三种信心彼此“展转相成”,浑成一体,终而从三心趋于一心,也就是“三心即一心”。昙鸾的三种信心...藏40、844页上) 从上述?解门、?行门的两方面来看,昙鸾的念佛法门,一方面是扩大如来名 58页 的象征意义,他方面则透过称名的相续...

    陈敏龄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161150174.html
  • 念佛的净心意义

    ,而念佛在专想。如果我们众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何患难与共生死不了耶?念佛与参禅,实非二法,因念佛时,先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无可放处,唯提起一念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  论念佛的净心意义  宏正法师/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   提要  念佛法门久远已来即有之,传入中国以后,经卢山慧远大师创莲社提倡念佛,始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专门念佛之法门。然许多人以为念佛很简单只要...

    宏正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3050942.html
  • 《观无量寿佛经》的观念法门

    具足一切功德法,在《观经》第八像观也说:“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观念佛身,在《大智度论》第二十一卷,谈念佛次第的时候,与上述的观法也颇相似,初念佛的十,次念佛的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及神通力,次念佛...现象作为往生净土的唯一行业,平时要多念佛,筹集资粮,往生净土才更稳当。 《观经》对称名念佛的基本要求,要至心令声不绝,至少要具足十念。十念的思想,在《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的第十八愿也有提到,其文说:...

    向学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13350944.html
  • 中国近代佛学的振兴者──杨文会

    念佛即是口念佛,提出批评。他说:“念者,心念也;称者,口称也。今云声即是念,念即是声,误矣。”所以,“专以持名为念佛,而观想等法均判在念佛之外,非经意也。”(《阐教编·评〈选择本愿念佛集〉》)他认为...应依教勤修,不可妄希顿悟。法不投机,徒劳无益。”(《佛教初学课本注》)唯有念佛往生净土法门,则普摄三根,为“末法修行”中“速成不退,直趣佛果”的“普度法门”(《般若波罗蜜多会演说三》,《杂录》卷一)...

    楼 宇 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20151001.html
  • 《大乘起信论》的功夫理论与境界哲学

    修习法门。第七、提出专念佛的净土法门给予一切众生一个可以不会丧失学佛信心的简要法门的保证。第八、显示许多学佛的好处,让所有人愿意学佛。   讨论:   就上述第一个目的而言,这是因为佛教哲学以苦说...

    杜保瑞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0851887.html
  • 明末清初之律学复兴─以见月律师为中心(1)

    环境中,见月更表现出修道人的节操,在艰苦中勇猛精进,他要求宝华山僧众远离世俗,严守毗尼,并与寺中大众约定日念佛万声,月拜净土忏七昼夜,[30] 每逢冬夏二季,内外大众共聚一堂,七昼夜念佛不辍,[31...知识开导般舟三昧念佛法门,得知修此禅定,不坐不卧,须经九旬,入定者可于现前看见诸佛。后随三昧和尚来到宝华山,又阅读到南山道宣律祖的行迹资料,知其生平恒修般舟三昧念佛之行,宣祖之后,就罕闻行者修持此法门...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94851947.html
  • 佛光教科书:《佛教的真理》(2)

    报。净土宗教人一心念佛,目的就是要养成习惯,一旦临命终时,一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道交。三、随忆念的业报,是由忆念决定去向,此为临终前忆念生前的善恶而决定去处。故佛教有对临终之人说法,或为其助念佛,或说...,能心不错乱颠倒而一心念佛,称为正念。   □指契于正理的智慧。据《因明正理论》载,即如实量知诸法的自性差别之智,为离染缘以到达涅槃之智慧。   □即于顺境,其心适悦之感受。为五受之一。   □又作...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351964.html
  • 佛光教科书:《实用佛教》(3)

    份、休息及盥洗。   □心中不乱起疑心、瞋心,不心慌、忧虑。   □心常称念佛,远离恐怖,令心安定,获得佛力加持。   □要有与病为友的心情,逐渐放下对身体的执着。   □若为业障病,则思惟其为无始...一生的经验,贡献力量,就像《杂宝藏经.弃老国缘》□中,老人为国王解答了天神种种的问难与考验,展现了生命的智慧。如何才能老而不惧:   □早起十念法:即早上起来称念佛菩萨圣号,让信仰成为心中的寄托和希望...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00551968.html
  • 论析元代佛教度脱剧—以佛教“度”与“解脱”概念为诠释观点(1)

    专心一致念佛的名号和愿文,即可藉助此力到达阿弥陀西方净土(极乐世界)[4]。这种强调诵念佛即可长生不老的思想,  -------------------------------------------...出家,不断诵念“念佛忍者,南无阿弥陀佛”。还俗回到人间竟已是百十余年光阴,子孙相问“怎生年纪不老?”答曰:“你肯依著我念佛,便不老。”(明臧晋叔编:《元曲选》,北京:中华书局,1958年初版,页...

    李惠绵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331152368.html